全球科技圈的目光再次聚焦杭州
——阿里云栖大会2025盛大召开。作为中国云计算与数字经济的风向标,这场盛会不仅吸引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技术团队,更汇聚了大摩(摩根士丹利)、全球开发者、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云计算、AI大模型、产业数智化的最新趋势。大摩在会议中发布的深度洞察,更是为行业揭示了阿里云乃至中国云计算未来的关键方向:从“规模扩张”到“技术深耕”,从“工具赋能”到“生态共荣”。
![图片[1] | 大摩重磅发声!阿里云栖大会2025揭示云计算三大未来趋势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59536082298_0.jpg)
一、大摩核心观点:阿里云的“三重进化”
大摩在会议现场指出,阿里云正经历三大关键转型,这些变化将决定其在全球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地位:
技术底座:从“可用”到“极致可靠”
大摩分析师强调,云计算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底层技术的稳定性与效率。2025年,阿里云在自研芯片(如倚天710的迭代)、分布式存储(盘古存储系统性能提升30%)、操作系统(龙蜥OS兼容性覆盖90%主流应用)等“硬科技”上持续突破,目标是将云服务器的故障率降至百万分之一以下,为企业提供“像水电一样稳定”的算力服务。
AI融合:从“辅助工具”到“核心生产力”
“AI不是云计算的‘附加题’,而是未来十年最核心的‘必答题’。”大摩指出,阿里云通过“通义大模型+云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已为医疗、金融、制造等行业提供“开箱即用”的AI解决方案——比如医疗领域的AI辅助诊断系统响应速度提升50%,金融行业的智能风控模型准确率超过95%。更关键的是,阿里云正将AI能力“模块化”,中小企业无需自研大模型,也能通过API调用实现业务智能化。
生态战略:从“平台提供者”到“价值共创者”
大摩观察到,阿里云不再局限于“卖算力”,而是通过“云钉一体”“产业智能联盟”等模式,与ISV(独立软件开发商)、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生态。截至2025年Q2,阿里云生态伙伴数量突破10万家,其中年收入过千万的伙伴同比增长60%。“这种‘共生模式’让阿里云不仅能提供技术,更能连接需求与供给,成为产业数智化的‘超级连接器’。”
二、现场直击:这些技术突破让行业沸腾
会议期间,阿里云发布的一系列新技术成为焦点,大摩认为它们代表了云计算与AI的未来趋势:
“这些技术不是‘实验室概念’,而是已经落地并产生商业价值的‘真功夫’。”大摩分析师评价道。
三、行业影响:云计算如何重塑千行百业?
大摩在会议中强调,阿里云的进化将对多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云计算不再是‘大企业的奢侈品’,而是中小企业的‘数字杠杆’。”一位参会的小型企业主感慨,“用阿里云的服务,我们一年省下了几百万的IT投入,却获得了更高的运营效率。”
四、未来展望:阿里云的“全球化野心”
大摩预测,2025-2027年,阿里云将加速全球化布局——一方面深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通过本地化数据中心与合规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与全球企业(如SAP、西门子)的技术合作,推动“中国云”走向世界。
“阿里云的目标不仅是国内第一,更是全球前三。”大摩在会议总结中写道,“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自主可控+本土化服务能力’,这正是中国企业出海最需要的‘数字底座’。”
结语 阿里云栖大会2025,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盛宴,更是一次行业思维的升级。从大摩的视角看,阿里云正从“云计算服务商”蜕变为“数字生态的构建者”,而这种进化,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数智化转型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