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
气温过高、湿度大
常容易引发中暑
中暑都有都有哪些症状?
如何远离中暑?
一旦出现了中暑的症状
第一时间如何科学应对?
今日案例
2024年6月初,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家出现了头晕、四肢乏力的症状,被家人送往医院。医生初步检查判断,李先生可能是中暑了。
据了解,李先生身体比较瘦,平时特别怕凉,习惯穿厚一点的衣服,前段时间出现关节疼痛,捂得就更加严实了,甚至穿上了保暖绒裤。即便天气炎热,家里也没开空调、电扇。
医生判断,李先生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是他中暑的主要原因。
贺明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划重点
警惕热射病
这位病人其实是老年人比较典型的隐匿性中暑。
如果不予重视,持续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下,而且不做散热措施,病人很有可能会进展为热射病,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热射病在生活中很容易出现,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
在生活当中,要特别关注这两类人群。
尤其是比如说劳力性的热射病,像训练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他长时间在高温、高湿、高强的工作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劳力性的热射病。
另外在我们生活当中,有比较隐匿的容易中暑的情况,像老人、体弱者、慢性疾病者,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一些口服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包括幼儿、孕产妇,很容易出现中暑情况,发展为经典型热射病。
划重点
中暑症状
绝大部分的中暑可能都是轻症,可能出现轻中度发热、头晕、头疼,甚至出现不思饮食、恶心、呕吐,有的人甚至会出现轻度腹泻、肢体乏力。
如果症状很快缓解,无需就医。如果症状缓解不明显,可能就要由医生判定是不是出现了中暑。
另外,在进一步进展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重的症状,比如持续高热、意识障碍,包括昏迷、谵妄这些情况,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脑血管病或消化系统的症状,这都提示着可能出现了各脏器功能的问题,预示着有可能是严重的中暑出现了。
划重点
如何预防中暑?
1.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一定要尽最大可能避免高温的时段到室外去,比如从10:00到15:00,都是气温比较高的时段,紫外线又强。
2.在室内要注意通风,注意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3.强日晒的环境下要注意日射病,也就是我们头部的防晒要注意。
4.尽量避免日光直晒时间比较长。
5.平常出汗多,要注意补充水分。我们补充水分的时候一定要补充一点电解质水,也就是淡盐水,这样既补充了水分又稳定了电解质的平衡,也减少了一些中暑的进展。
6.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
7.作息要保障。越是这种环境下,我们越要注意休息,让身体有一个比较饱满的状态去应对极端天气。
划重点
出现中暑症状
第一时间如何科学应对呢?
1.脱离环境
如果是在室外,尽快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或者进入温度适宜的室内。
如果在室内,一定要保证适宜的温度,比如26℃左右,有适宜的湿度,而且保证有对流。
2.喝一点淡盐水
补充一点电解质,相应症状也可以缓解。
3.体外降温
冰水、冰袋放在额头,然后放在颈部、腋窝、腹股沟这些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可以起到迅速降温的作用。
或者往衣服上洒一点常温的水,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注意:在快速降温的条件下,一些重症的病人,比如说出现了意识障碍,出现了不缓解的抽搐,出现了其他脏器各种各样的症状,要迅速拨打120就医。
健康小贴士
1.绝大部分的中暑可能都是轻症,可能出现轻中度发热、头晕、头疼,甚至出现不思饮食、恶心、呕吐,有的人甚至会出现轻度腹泻、肢体乏力。
2.出现中暑症状,第一时间如何科学应对?
脱离环境;
喝一点淡盐水;
体外降温。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