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收到一个邮件,出现了一个系统问题。
我督促相关的同事,建议看下受影响的范围。
1)对方查出了受影响的部分,列表列了出来。
2)我进一步提醒她,列出来清单是不够的。还要估算下数字,确定影响面。
3)根据数据大小,做下一步行动,并且主动告知上级。
4)如果影响面大,则提行动方案,给上级做选择提供依据。
这个同事和我关系很好,但在工作方法上有时有些欠缺,所以也常常会主动找我讨论一些工作该怎么做。
上述的1很容易做,但234步骤有时候会有遗漏。
我和同事说:
“有些事主动做在前面,比对方一步步追着问你要好很多。老板提了再做,虽然事情是一样的,但是很被动,老板会觉得你没有预见问题和判断的能力,不敢放手。
你替对方想到了,提前解决,这样对方会越来越信任你,给你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
同事点点头,觉得自己很多时候事情是做了,但是总是被推着做,没有主动向上管理的意识,挺吃亏的。
大家不要觉得向上管理可能是职场新手不擅长,有时候即使职场老手也会失手,也会有没想到的情况。
某次我老板去问更高级别的老板:
“老大们对我们某某新业务的指标是怎么看的呀?新业务今年要追求利润吗?有没有什么利润方面的方向建议?”
这个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对不对,寻求高层面的方向建议,又不是让老板直接给具体方案,有什么问题呢?
大老板直接回复说:
“你应该来告诉我,我们要怎么做,而不是我直接告诉你。你是具体负责业务的人,你比我们知道更多一手的信息,应该把这些呈现出来,列几个不同选项来和我讨论,而不是直接让我们拍脑袋给你个方向。”
这其实就是很典型的向上管理中的一个要点:带着去找老板,给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说出来都懂,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自上而下,高层拍板下边执行这样的工作模式。
top-down自然没错,但是很多决策也是需要-up一层层去做的。不然高层只拍方向,没有坚实的地基,那最终就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戳:)
后来我老板怎么做的呢?
就是和财务,业务同事碰头,列几个不同的方向,去估算各种数据。
比如如果今年目标要达成利润,各种数字是多少,如果今年只是探探天花板有多高,各种数据怎么样。
最后大家得出了3个方案,分别列了数据,影响面,利弊,呈现给更高层反馈。
所以回应一下今天的文章标题,我认为,最厉害的向上管理方式,就是把自己设身处地放在那个位置去想一想,对方可能需要什么,提前去考虑。
同时,也可以经常对比下,自己所想和上级所想,思考的差距有没有,有的话在哪里。
希望这两个案例能提供一点启发。
(完)
上篇原创文章的参与评论获奖读者:杰西卡VvV。一周内加我微信发我地址哈。
![图片[1] | 最厉害的向上管理方式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59804177101_0.png)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