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 养老护理员培训系列-压疮知识与预防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60102331820_0.jpg)
一.压疮的概念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和坏死。
二.压疮产生的原因
(一)力学因素物理力的联合作用: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
1.压力:卧床病人或长者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在2小时以上,就可引起组织不可逆损害。
2.摩擦力:可见于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等;病人长期卧床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
3.剪力:与体位密切相关。是由两层相邻组织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的,它是由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的。
(二)理化因素刺激。
长期受压的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等刺激,角质层受到破坏,皮肤组织损伤,易破溃和感染。
(二)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
常见于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的病人。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内在因素。
![图片[2] | 养老护理员培训系列-压疮知识与预防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60102331820_1.jpg)
三.压疮的常发部位
褥疮发生在长期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的骨隆突处。不同的体位发生的部位各有不同。
(一)仰卧位:枕骨、肩胛骨、肘关节、骶尾部、足跟。
(二)侧卧位:耳部、肩锁关节、肋骨、大转子、膝关节外侧、外踝、
(三)俯卧位:面部、耳部、肩部、乳房、膝关节、足尖。
(四)坐位:肘关节、臀部。
(一)勤翻身
翻身时应特别注意枕骨粗隆,耳廓,肩胛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髂嵴、骶尾部、坐骨结节、内外踝、足跟部等骨突受压部位。卧床长者应每2小时翻身1次,夜间可每3小时翻身1次,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骨突起部位,应加用海绵垫,有条件可垫上气垫圈,以减轻局部受压。
(二)勤换洗
对大小便失禁的长者,要及时清除排泄物,避免因潮湿刺激皮肤。对被排泄物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单等,应及时更换,保持长者皮肤清洁卫生,以免感染。
(三)勤整理
要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柔软,每次帮长者翻身时要注意整理床面,使之平整,无杂物、防止擦伤皮肤。
(四)勤检查
每次翻身时要注意观察长者局部受压皮肤,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病情发展。
![图片[3] | 养老护理员培训系列-压疮知识与预防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60102331820_2.jpg)
(五)勤按摩
主要是按摩压疮易发的骨突部位。按摩时用手掌紧贴皮肤,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作环形按摩。按摩后用50%酒精或红花油涂擦,冬天可选用跌打油或者润肤乳剂,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防止压疮发生。
(六)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者皮肤对压力损伤的耐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压疮,所以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并应协助长者摄入足够水分,以增强皮肤抵抗力。
(七)协助做床上运动
不能活动者的被动肢体运动不仅可以减轻组织受压,也可促进血液循环。
(八)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
及时与长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对于拒绝翻身的长者,要讲明预防褥疮的重要性。
![图片[4] | 养老护理员培训系列-压疮知识与预防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60102331820_3.gif)
猜您喜欢
往期精选
1.
2.
3.
4.
5.
6.
7.
8.
![图片[5] | 养老护理员培训系列-压疮知识与预防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60102331820_4.gif)
提供养老信息化管理软件
提供各类养老管理资料
![图片[6] | 养老护理员培训系列-压疮知识与预防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60102331820_5.jpg)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