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动态| 国内首家脑疾病智能诊疗门诊在沪开通 诊断特异性已达95%

图片[1] | 业内动态| 国内首家脑疾病智能诊疗门诊在沪开通   诊断特异性已达95% | 星尘资源网

神外前沿综合公开资料报道,近日,全国首家 “脑疾病智能诊疗门诊”,在位于上海市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式开诊。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脑疾病临床治疗上,由此跨进了一大步。

AI医生是一个集合了深度摄像头、智能化认知评估、语言评估、以及影像处理模块的“机器医生”。通过自动获取分析病人行走时的步态特征、读取病人的面部表情和语音,分析言语复述情况,以判断出是否存在脑功能障碍。同时AI机器还能对影像学的结果进行智能化判读。

据悉,患者到“智能门诊”就诊,仅需挂一个智能门诊专病号,就诊时可同时接受专科医生和免费的“AI医生”诊疗。

比如,许多老年患者经常会在做完CT或者磁共振的报告上看到“腔隙性脑梗塞”或者“缺血灶”这样的诊断。那么这个病变严不严重,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时候智能影像系统就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准确迅速地得出病灶的体积、所在的位置,并且判断严重程度。

另外,对于许多脑部病灶、特征性的影像表现、随访判断变化程度,用人眼观察和评估有很大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数十万的数据影像进行分析学习,定位标记病灶。在AI的帮助下,通过智能化的定量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及辅助检查解读,医生能缩短评估时间和减少个体间的评估差异,利用大数据算法进行人工智能临床决策,在疾病的早期起到积极预防、建立个体化诊疗方案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汪昕教授表示,AI医生目前诊断特异性已经达95%。

近期热点报道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学科新媒体,联系邮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