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跑分,MT8676基本和SA8295持平或略高,因为这里还有存储的因素,实际MT8676要比SA8295要高,去年在对座舱芯片排名时,权重依次为CPU算力、GPU算力、制造工艺、存储带宽和AI算力。CPU算力决定座舱系统的流畅程度,GPU算力决定屏幕数量、分辨率和3D图形性能,制造工艺越先进,功耗就能降低更多,存储带宽也决定一部分流畅程度,AI算力主要用于自动泊车或本地语音识别,重要性不高,因此排在最后。
上图同样也能看出,同样的主芯片,跑分差别也很大,这主要是受存储的速度和容量影响,主流的LPDDR4频率为1600MHz,LPDDR4X是2133MHz,LPDDR5是3200MHz,LPDDR5X有4266MHz和8533MHz两种,还有LPDDR5T是9600MHz。
![图片[1] | 全球首款4纳米汽车座舱芯片:超越高通SA8295的联发科MT8676即将上车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09/1758586166786_0.png)
整理:佐思汽研
三星的V920也在SA8295之上,目前安兔兔统计到的总分为1137931,其中CPU成绩为235814、GPU成绩为612285、MEM成绩为109988、UX成绩则是179844。GPU成绩几乎是MT8676的两倍,CPU成绩与MT8676差距较大。
根据安兔兔的资料,MT8676的CPU是8核心设计,四核心Cortex-A715搭配四核心Cortex-A510的组合,最高主频2.9GHz,GPU则是Mali-G615 MC6。根据这个配置,MT8676有90%的可能是天玑8300的车机版,两者的CPU与GPU配置完全相同。天玑8300也是四核心Cortex-A715搭配四核心Cortex-A510的组合,一颗A715运行频率3.35GHz,另外三颗A715运行频率3.2GHz,车机版要注意功耗,频率自然降低一些。天玑8300的A510运行频率是2.2GHz,估计车机版MT8676是2.0GHz。天玑8300的GPU是六核心Mali-G615,运行频率是1.4GHz,GPU是耗电大户,估计车机版频率降至700MHz。天玑8300的AI部分是APU 780,MT8676应该也是这个APU。
AI方面,MT8676比SA8295要强,因为SA8295实际上是笔记本电脑领域的8cx Gen3,早在2020年底就完成设计了,而MT8676的APU780是联发科最新第七代设计,第六代的APU 690的算力是30TOPS@int8,第七代的APU780支持 8 倍生成式 AI Transformer 算子加速、2 倍整数运算、2 倍浮点运算,支持混合精度 INT4 量化技术,具有3.3倍AI 综合性能(AI Benchmark v5),AI 综合性能提升 23%。算力估计是35TOPS@INT8,70TOPS@INT4。
![图片[2] | 全球首款4纳米汽车座舱芯片:超越高通SA8295的联发科MT8676即将上车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09/1758586166786_1.png)
APU780能够支持端侧运行100亿参数AI大语言模型。可以瞬间生成文本和图像,赋能各家车机终端实现生成式AI创新应用。
![图片[3] | 全球首款4纳米汽车座舱芯片:超越高通SA8295的联发科MT8676即将上车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09/1758586166786_2.png)
SA8295是比较老的产品,CPU是4核心Cortex-X1和4核心Cortex-A78,落后MT8676大约两代。
![图片[4] | 全球首款4纳米汽车座舱芯片:超越高通SA8295的联发科MT8676即将上车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09/1758586166786_3.png)
A715支持与ARMv9.0 ISA大致相同的几项增强功能。更关键的是,A715的所有Exception Level都是仅支持AArch64(完全放弃了 32 位支持)。A715的设计原则与之前的大核心相似:以更高的比率提高性能,而不是影响功率和面积。在这次迭代中,性能重点放在了整体改进上,而没有显著拓宽pipeline或extending its depth。最后,Arm 工程师引入了受早期Cortex-X 设计启发的有针对性的改进,例如分支预测器和预取增强功能。
![图片[5] | 全球首款4纳米汽车座舱芯片:超越高通SA8295的联发科MT8676即将上车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09/1758586166786_4.png)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