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 机器人编程教育走进基础教育的形式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59857961631_0.jpg)
机器人编程教育正在慢慢的走进课堂,走向大众教育。机器人进入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机器人就像我们平时在电影上看到的机器人吗?机器人教育就是把机器人当玩具吗?机器人教育就是学习编程序吗?的确,机器人教育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有很多需要发展、完善的地方,我们需要全面的考虑并改善及促进其发展。
![图片[2] | 机器人编程教育走进基础教育的形式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59857961631_1.jpg)
机器人学科教学(Robot ,简称RSI)
机器人学科教学,是指把机器人学看成是一门科学,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以专门课程的方式,使所有学生普遍掌握关于机器人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其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软件工程、硬件结构、功能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进行机器人程序设计与编写,能拼装多种具有实用功能的机器人,能进行机器人及智能家电的使用维护,能自主开发软件控制机器人。
(3)情感目标:培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真正认识到智能机器人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作用。
![图片[3] | 机器人编程教育走进基础教育的形式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59857961631_2.jpg)
机器人编程教育走进基础教育的形式
机器人编程教育已经进入大学教育,列入了人工智能、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之中,从课程理论到课程实践渐已成熟。机器人编程教育进入普通中小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也初见端倪。但是,由于中小学生与大学生年龄、思维特点的差异,借鉴高校经验的可能性较小。
现在智能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的形式主要表现在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对学生的机器人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拉动,以一种模范的力量推动它全面地进入课程设置。纵察各地中小学机器人编程教育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几种。
![图片[4] | 机器人编程教育走进基础教育的形式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59857961631_3.jpg)
1,通过学校、少年宫、少科站等单位吸收机器人爱好者,组成智能机器人学习小组,以学员制进行活动,并可代表地区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这种形式是机器人进入中小学生视野最初、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把智能机器人技术学习放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普及,在大中型的城市中非常的普遍,开设情况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成熟。
3,把智能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之一进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这种形式正在形成期,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常规性开设正在起步。当然,这无疑会为信息技术学科带来新的活力,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重软件应用轻编程开发的局面也会有所改善。
4,智能机器人教育作为研究型课程的形式进入中学,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也由于机器人教育的长期性、个性化决定了如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形式推广会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研究型课程的地位决定的课时不足,以及班额过大决定的组织难度过大,都会影响机器人编程教育的整体推进。
![图片[5] | 机器人编程教育走进基础教育的形式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59857961631_4.jpg)
机器人编程教育受科技发展的影响其创新性、实践性、发展性是非常强的,对学生的技能教育、科技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给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都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期待。
![图片[6] | 机器人编程教育走进基础教育的形式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59857961631_5.jpg)
本文来源:机器人编程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图片[7] | 机器人编程教育走进基础教育的形式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59857961631_6.jpg)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