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草原最美丽的季节
也是很多人的旅游梦想之地
而在草原旅游时
尽量不要在草原上坐卧休息
防止被跳蚤叮咬而感染鼠疫
↓↓↓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与人之间的流行,跳蚤叮咬是传播鼠疫的主要途径。鼠疫起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又称“黑死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目前有抗生素可以治疗鼠疫,早期应用可以极大的降低病死率。
![图片[1] | 到草原游玩注意预防鼠疫!疾控中心提醒您→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60069012250_0.png)
感染方式
鼠疫的传染源为鼠疫染疫动物和鼠疫患者,鼠疫可以经鼠蚤叮咬、破溃皮肤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
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人对鼠疫普遍易感。
表现症状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以长达到8-9天。
鼠疫患者表现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体温突然升高至39-40℃,呈稽留热,头痛剧烈,有时出现呕吐、头晕、呼吸急促,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增高。重症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昏睡、狂躁不安、谵语、颜面潮红或苍白。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
如何预防鼠疫?
首先,公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外出旅游时不在草原露营过夜,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图片[2] | 到草原游玩注意预防鼠疫!疾控中心提醒您→ | 星尘资源网](/wp-content/uploads/2025/10/1760069012250_1.png)
预防鼠疫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到“三不、三报”:
“三不”——不私自猎捕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三报”——报告病死鼠(獭及其他病死动物);报告疑似鼠疫患者(发热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及胸痛咳嗽);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
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8月9日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