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结束了律所的实习,准备专心写毕业论文。想象中自己应该会每天去图书馆,看文献找资料,摩拳擦掌地专注于写论文这件事。实际上,当生活中只剩下论文这件事时,舒展思维和写作表达也变得痛苦和变形,好几天我坐在图书馆面对屏幕,面对庞大复杂的学术宫殿和各类权威观点,我感到自己思想的渺小和平庸,进入失语状态。
休整后还是决定要参与具体的事情,于是投了几份法务岗简历,收到了两家外资企业的面试邀请,最终参加了德资企业的面试并收到offer。这份offer让我充满期待,首先是从未在上海外资企业工作过,能够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让我很期待,我希望经历这段实习让我能够对外企法务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毕业找工作创造更多机会。其次之前在律所实习,感受到实习律师的艰辛,希望以后能走上企业法务的工作岗位,这也是我这次选择投法务岗的主要原因。再次,这段经历也可以更丰富我的简历,为明年找工作做准备。
下面聊聊面试过程和我的面试准备。
首先是HR的电话面,她根据我的简历内容进行一些简单问答,询问之前的法务经验和实习经历,了解我的行为动机,要求我使用英语简单聊一下自己,这里有点尴尬,因为没有准备,只说了几句,后面面试准备中我吸取经验,特地把自我介绍和律所实习工作说得熟熟的,却没被问到。
之后HR排了周五参加面试,我心情低落无心准备。周四一个人开车去安顶山散心,开到600米的山顶,期间经历种种弯道和山路,让我精神了很多。在山顶看到人们打牌、玩乐、赏云,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只有我感到痛苦万分。我也想能抓住什么就好了。开始认真思考这场面试需要准备什么,把各种念头凝到一个点上,思路反而清晰了很多。
首先准备了2分钟左右的中文和英文版本的自我介绍,中文介绍更加详细,同时根据介绍中的经办事由进行一定拓展,至少保证能够自圆其说,这也是发散思维的好方法。
其次准备了六个专业问题,根据简历中参与的具体工作以及招聘要求进行展开,比如招聘要求中特别突出法律检索能力,我针对性设计两个问答,碰到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用上。另外时间上比较紧迫,无法面面俱到,所以设定一个数量限制,让自己知道有所限度,也不会那么焦虑。设计问题如下:1.做过哪些法律研究和法律检索 2.对法律研究和法律检索有哪些心得?如何得出合理恰当的检索结论 3.谈谈之前的商标调研经验 4.审核合同的要点是什么,特别是英文合同 5.为什么从律所离职 6.未来的职业规划
再次,根据应聘公司的业务特点和招聘职务特点,设计以下三个问题:1.了解我们公司吗?2.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3.法务部需要处理哪些工作?对日常法务工作有哪些理解和思考?
实际参加面试时,面试官围绕简历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重点让我描述之前审过的某份业务合同的审核思路,也算是押中了面试题,虽然完全没问法律检索方面的问题,不过准备中看到的资料,在面试时也能七七八八地说出来,可见面试准备还是很有用的。
这次得到的经验总结如下,1.不要太快否定自己,人总是有进步的空间和可能,英语能力、口语表达和法律专业技能都需要慢慢的持续进步,每次能向前跨出一小步就是进步。2.准备可以减少很多焦虑和痛苦,你可能永远无法像想象中那样自信和侃侃而谈,把握住主要的思路和表达,用自己的话再圆回来。3.每件事都有学习的机会,经过这次面试准备,我才认真梳理之前律所的实习工作,发现很多零碎的工作都可以找到脉络和线索,最终使用专业知识串联起来,可惜专业理解还不够深入,不过还有很多机会补齐。梳理工作思路永远不晚。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